新鲜 / 健康 / 便利 / 快速 / 放心
日前,教育部公布《教育部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的决定》。中国美术学院2项成果获奖,董捷老师的著作《版画及其创造者:明末湖州刻书与版画创作》获二等奖;何振纪老师的著作《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社科领域的最高奖,每三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奖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绩,展示高校社科界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本届评奖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以多元分类评价为抓手,重点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继承性与民族性、原创性与时代性、系统性与专业性研究,决策咨询与社会服务研究,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新兴和交叉学科研究,以及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简单的说,此书就像一部剧本。但构成的情节却不是一些故事片断,而是真实的历史细节;靠着时间的维度,这些细节构建情节,贯穿为剧本。因此,本书讨论的时段虽然只有1620-1640年的二十年左右,但阅读时却要牢牢把握住作者给定的岁时日月,否则就可能模糊了这幕中国版画史上最精彩的表演。
细节构成了本书,要写好它则需要特殊的天赋。而借此,董捷也正好显示了多方面的工力,这包括:丰富精湛的图像记忆,竭泽而渔的文献撷取,和娴熟多变的文字驾驭。没有这些本领,就不可能把史料搜集得详赡,比次得缜密,把琐细的考证讲得娓娓动人。他以一系列考证显示本书的光华,让它们熠熠耀燿散落在书中,看似纷繁实则自有条理,往往在盘折之中推出了前所未知的新结论。因此,就考证而言,它不仅仅像瓦尔堡所说的那样关涉细节:Der liebe Gott steckt imDetail;更重要的,它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功,是历史入门的标志,是历史学的基石。这部书是对版画进行历史的研究,它能否经受得住客观的检验,关键全在于此。
然而,更难能可贵的是,本书不是对琐碎问题进行琐碎的考证,而是把所有的考证都向一个重大的问题集中,这就是明末版画的一般风格问题,它由此也间接触及了明末绘画的一般风格。而这个给传统史学家的一向珍视的中心问题,当今却被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名义推出了版画史和绘画史。本书所论述的几个方面,例如,时尚、技术和社会竞争等因素,画家、刻工和出版家等角色,都是紧紧围绕着风格问题旋转,尤其是专论刻书家一节,更不许一笔跑题,我们会注意到:
过去研究版画史,多关注静态的作品,我们却更愿意立足于“创作”这一含有动态的版画产生过程。若非统观“创作”,仅仅面对作品,刻书家只可能隐于背后;细考创作过程,则刻书家、画师、刻工纷纷登场,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显露无遗。如果说,通过上一章的论述,读者对于明末湖州刻书家与他们主持刊刻的书籍、版画在宏观社会定位上的紧密联系已经有所领略,那么本章中的这些个案,则将从微观的艺术和技术层面,提供便于触摸的细节证据,从而使刻书家在明末版画创作中的角色更加凸现出来。在本章的最后,我们得以根据个案研究的结果,找出刻书家的实践与明末版画风格演进之间的关系。
这完全是崭新的视角,崭新的观念,以刻书家来讨论版画风格的演进,使我们能够重新看待、重新评估所谓的“刻工中心论”和“徽派版画”等长久支配并困扰着版画史研究的陈旧观念;作者禀性坚白,凡目前之意抵牾者,辄必攻辩,作者是一心一意的求真求美,的确是“执玉碎之见而闇瓦全之情,抱独醒之癖而悖啜醨之沈”(王贞仪《德风亭初集》的学者之心。而随着作者对画家和刻工研究的重建,左右着版画风格走向的形形的刻书家的主要角色也赫然耸立目前,这个新主角的出场,给我们的版画史平添了一股言说不尽的魅力。
董捷是位讲故事的高手,他的讲述即使建立在一系列看似枯燥的问题上也不会失去太史公的家法,仅仅这一项成就已足够令人赞叹,更何况他的这部著作标志了中国版画史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它提出了一系列版画史研究的新问题,从此以后,高水平的版画史研究很难绕过它们。
710公海赌船
董捷,黑龙江宁安人,1980年4月生于浙江杭州。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美术史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2017年晋升为教授。近20年来,随业师范景中先生研习中国古代艺术史、版画史,出版版画史专著2部,发表相关专业论文20余篇。曾于多家专业学术机构举办讲座10余次。策划或参与策划水墨画及版画个展、联展10余项。曾获得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论文著作奖二等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艺术史专项”访问学者、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高层次拔尖人才、中国美术学院优秀青年学者、中国美术学院十佳青年教师。
在悠长的中国漆艺史上,明代漆工黄成所著的两卷本《髹饰录》是迄今所见唯一一部得以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漆艺专著。书中所记录的内容系统而多样,涉及漆工历史、工具设备、加工材料,以及各种工法守则、漆艺分类、漆器鉴赏等诸多方面,从撰述内容以至方式皆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特征。因而此书历来被中国传统漆艺研究者奉为经典,有关中国设计史、技术史以及文化史研究的诸多领域亦屡将其纳入到相关的研究视野之内。
本书就《髹饰录》这一经典漆艺文本作为研究对象,从其研究历史、版本流传、著作背景、写作思想等一系列问题入手展开层层探究。书中首次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对《髹饰录》的研究状况,在有关《髹饰录》的抄本及其流传问题上着重引介了德川宗敬氏所收藏的另一个《髹饰录》抄本,更新了国内长久以来视蒹葭堂本为唯一传世孤本的认识。书中还就《髹饰录》早期抄本所见的关键人物作了逐一分析,包括对作者黄成的籍贯,注者杨成的身世,以及该书在流传日本后对其进行笺注的寿碌堂主人究竟是何人等问题作出了一一回应。此外,还进一步讨论了明代其他漆工,如张德刚、千里、仇英、杨埙等从宫廷到民间的工匠情况。关于《髹饰录》的内容编排与修辞方面,书中重点探讨了当中所蕴含天人相应的哲学观念与精致尚古的审美思想以及敬业敏求的工匠精神。最后,书中还根据与漆料、色料及饰料的相关试验检讨了《髹饰录》所记录传统漆工知识的正确性。并由相关记录可以看到《髹饰录》的原作者黄成所写作的文本表面上不像一本简明的工艺技术指导书,但经过注者杨明的补充后使得该书在传统漆工艺的利用方面有了相当的实用性。
本书在结论部分综合了上述有关《髹饰录》研究的种种情况,认为至迟到了明代晚期工匠的地位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从前一直以为过去有文化及处于社会上层的文人大部分都认为工匠及其所从事的体力劳动与附庸风雅之事毫不相干,然而古代文人所留下来的许多文本对工匠的忽略并不能作为反对文人与工匠联系紧密的直接证据,《髹饰录》的作者是一位手艺超群又有文化的工匠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因而《髹饰录》三百年来曾寂寂无闻甚至曾经罹陷失传的境地,很可能并非是由于历代文人不重视工艺及工匠所致,也许与此恰恰相反,正是由于文人对漆艺的喜好与日添增才有了《髹饰录》这类关于精致工艺的书籍诞生。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2016年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届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公派赴越南国家大学越南国学科学发展研究院访学;2018年入选浙江省之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2020年入选浙江省哲学社科领军人才青年英才培育项目;著作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类青年优秀成果奖,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直接资助项目、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青年重点项目、杭州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出版编、译、著10种,发表相关研究文章90余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