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 / 健康 / 便利 / 快速 / 放心
公海赌赌船官方网站今年是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下称“千万工程”)实施21周年,也是“千万工程”经验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的一年。二十多年来,浙江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显著成效。从2003年到2023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431元提高到40311元;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从2.43缩小到1.86,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
近日,记者走访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多个村庄发现,各村将和美乡村建设与村庄市场化运营结合起来,将改善村容村貌与发展生产、富裕农民结合起来,有效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持续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完成了从“种种砍砍”到“走走看看”的转变。
素有“钱江源头第一镇”之称的齐溪镇,是个昔日以林业为主的偏远乡镇,最高峰时林业收入占全镇经济总收入的40.6%,随着“生态立县”战略的持续深入,齐溪镇如今已成为旅游强镇,实现了从“种种砍砍”到“走走看看”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为全域旅游的推进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钱江源景区坐落在齐溪镇,但在以前,景区周边乡村没有围绕旅游的配套设施,游客途经齐溪,难以留下消费,周边乡村充当着“旁观者”“配合者”“陪衬者”的角色。
这个曾经有客难留的旅游小镇,如何发生转变?2003年,依托景区地理优势,时任里秧田村书记张长班第一个利用自家的房子申请营业执照,“拿起菜刀”在村里办起路边饭店,成为全镇农家乐开路先锋。2005年首批12户农户办起线年底,累计接待上海、江苏、杭州等地国内游客5.7万余人,形成示范效应和实际效益。有了里秧田的致富先例,齐溪村、龙门、仁宗坑等村村民纷纷办起了农家乐。一些商品意识敏锐的村民拿出自家土特产兜售,在景区周边开设路边摊发展“沿路经济”。
现如今,齐溪镇共有登记注册民宿农家乐215家,床位2607张,具备经营条件且正常营业的132家,床位1753张。里秧田村农家乐开路先锋张长班也已从村书记岗位上退休,与儿子张卫中全心经营农家乐。
在与张卫中的攀谈中记者了解到,通过开办农家乐让这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办农家乐以前,我是位护林员,每个月的工资只有300元。2004年,还在摸索经营中的农家乐就为家里带来1万元的收入。”近些年,随着钱江源景区的不断发展,张家的农家乐的游客日益增多,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120余万元,扣除发放雇工劳务工资和更新设备设施的开销,净利润仍有50余万元。
“开农家乐很辛苦,起早贪黑是常事。但在现在这么好的政策下,我们的付出能够比以往得到更多回报,辛苦些也值得!”记者临行时,张卫中指着自家新换的小汽车,脸上不觉已挂满笑容。
在齐溪镇,像张家这样营业收入过百万的农家乐还有不少,但也有一些农家乐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开化县齐溪镇人民政府文旅办干部朱福存向记者表示,这些经营压力较大的农家乐通常只有留村老人独自经营,他们不懂网络、不善营销,没有客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症结。
对此,“我们坚持‘政府引客,农户收益’的原则,持续引进各地旅游团,主动为这些经营困难的农家乐输送游客。”朱福存表示,全镇9个村中的8个村都有旅游团入驻,恢复经营和新开农家乐超30家,正在改造和计划改造农家乐7家,新增旅游购物点5个,新增旅游就业岗位达127个。齐溪镇旅游收入也由2003年324万元增长至2023年5960万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5.67%;游客数量由3.34万人次增长至39.3万人次,年均增长率达到13.12%。
离开齐溪镇,记者驱车南下50余公里,来到位于开化县华埠镇、马金溪东岸的金星村,在这里,记者看到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另一番景象。茶吧、咖啡屋、市集……不同于齐溪镇,这里多了些时髦新元素。一支专业的乡村运营团队在这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近年来,金星村坚持走红色传承、绿色发展之路,培训产业持续向好,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4.6万元。“怎么留住游客,让游客产生消费,这些需要会经营、懂经营、有渠道的专业队伍来帮我们做好。”金星村讲解员粟本啸楠介绍,去年村里引进了杭州趣村游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趣村游”)乡村运营团队负责驻村工作。
“金星村培训产业、红色教育基础扎实,如何立足现有产业特色,更好释放产业优势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关键。”趣村游执行总裁汪崇斌向记者表示,团队制定了多元业态营造、消费场景打造、运营人才培养等一体推进整村发展的方案。
汪崇斌介绍,今年“五一”假期,村里赶趟搞起了“深渡市集”,首日就吸引了近30个商家、超2000人次游客参与,村民经营的摊位更是创造了单天4000余元的营业额。
在制造增量的同时,盘活存量也是汪崇斌团队的重要工作。村民夏成军在村里开了第一家农家乐,但因为菜品口味缺乏特色、就餐环境不尽如人意,夏成军的农家乐几近倒闭。在乡村运营师的帮助下,夏成军对农家乐进行了改造,改善环境、更新菜品,并与何田乡禾丰村达成清水鱼直供合作。“在金星村就能吃到正宗的开化清水鱼,让小店人气大增,营业额增加了三成。”夏成军表示。
从“外出就业”到“返乡创业”,金星村正见证着一场变革。粟本啸楠告诉记者,目前,村里已经涌现出24家民宿,其中不少还融合了农家乐、休闲酒吧以及露营烧烤等多样化业态。单是民宿和农家乐产业,就已为120多位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村里的发展机会多了,越来越多的村民,特别是年轻人这几年热衷返乡创业、就业了,如今金星村外出务工的人数仅占全村总人口的七分之一。”
谈及未来的发展,汪崇斌指出,在帮助金星村打造产业新模式的同时,也在加强对当地村民乡村运营能力的培养。“未来,随着业态逐渐成熟,我们计划每年引入1名当地村民开展运营工作,并退出1名乡村运营师,把成熟的业态和人才交还给金星村,让村庄拥有持续运营的造血能力。”
对于缺乏旅游资源的村,如何围绕自身特点,挖掘适宜的发展模式是带动村民致富的必答题。开化县桐村镇下辖门村村,采用“民企+村集体+共富工坊”的模式,村集体流转农户耕地700亩、林地3500亩,根据立地条件分类种植小红薯、水稻、水果玉米、太秋田柿、中药材和龙顶茶等四季经济作物,形成规模化的茶园、果园、田园。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4.6万元,增长162%;2023年村集体经营收入再创新高,达到82.34万元,并实现村集体总收入147.8万元。
门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村监会主任童樟民介绍说,田间作业的管理由老党员、老干部负责,劳动力由村两委统一安排常住居民参与,并且通过“记件”发工资的方式,规避了“吃大锅饭”弊端。2022年,村集体给村民发放了50万元的务工工资,加上30万元的租赁收入,常住居民人均增收3000元。随着产业模式不断成熟,2023年村集体给村民发放务工工资更是达到68万元。
通过建立“门村红”强村公司,组建“门村红”村级特色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门村村正在推动农产品品牌化运营。“前期,村集体推出了‘我在门村有块地’活动,出售110亩农田的产品期权,收入20余万元;并与浙里美健康管理公司、县两山集团等市场主体开展订单农业和保价包销合作,畅通农产品销路。”童樟民指出。
童樟民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门村村积极拥抱新的销售渠道,在农产品丰收时,每位村干部都要变身主播开展直播带货。“我们种的作物都是省农科院提供的优良种质资源,又有省农科院的技术指导,农产品很受老顾客欢迎。”
但门村村开展直播带货也非“一帆风顺”。“销售渠道虽然打开了,快递物流却让我们犯了难。”负责库存管理、发货工作的门村村干部江成红告诉记者,门村村地处开化县西南角,常住居民1200余人,因为快递量较小,邮政、京东、中通等快递公司在村里仅送货不揽收,一些零散的订单只能通过顺丰快递发出,高额的快递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商业务开展。
记者算了笔账,从门村村发一包5公斤的大米到北京,运费高达39元,运费甚至高于商品价格。
“对于几千斤大米的大订单,村两委会自行打包好送到位于开化县城的物流公司;中等规模的订单也需要两委送到华埠镇通过其他快递公司寄出,这一来一回就要近40公里。”童樟民告诉记者,未来,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希望能与更多物流企业在村里建立合作。此外,目前也在与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对接,如果能够顺利达成合作,也将为村里的农产品再开新销路。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