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 / 健康 / 便利 / 快速 / 放心
果农忙,果满筐。每到深秋,从秦岭北麓到渭北旱塬,一直延伸到黄土高原,层林尽染,果香幽幽。漫山遍野的苹果园,硕果盈枝,饱满圆润,红艳鲜亮,绿如翡翠,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苹果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年年丰收季,各地采收忙。每年从七八月份开始,持续到12月份,由南向北,陕西苹果陆续进入采摘期。果农们眉欢眼笑,忙着采摘、分拣、装箱。田间地头、果库门口,卡车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一派繁忙景象。好一副苹果“丰”景图!
白水被列为我国著名的黄土高原优质高产区,是我国少有的苹果优生气候区之一,也是我国发展优质苹果的理想地区;日照充足,紫外线强烈,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病虫害少,因而果实着色鲜艳,含糖量高,香味浓厚,品质优良,耐贮运,具有特殊的商品价值和经济价值。
200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白水县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苹果试验站。赵政阳教授担任首席专家,会聚学校相关学科20多名专家,采取“1+4+4”,即学校1名专家带4名县级技术干部和4名乡级技术人员的模式,使苹果产业以燎原之势在渭北旱塬遍地开花。2015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继选育出“瑞阳”“瑞雪”“秦脆”“秦蜜”“瑞香红”“秦霞”“秦帅”等优良新品种,在白水当地首先试种,随后相继推广到陕西、甘肃、山西等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以及西藏、川西等冷凉气温山区,受到广大种植户的认可和欢迎。
如今,“苹果种三瑞,效益翻两倍”已成白水果农口口相传的“流行语”,瑞阳、瑞雪、瑞香红等新优品种苗木成为市场的“新宠”。据了解,白水县“三瑞”苹果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0万亩,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产业突破,不仅为白水苹果产业蓬勃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更为推进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力量,白水苹果更是红遍全国。
延安苹果红了!前几天,延安苹果闪亮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加整版的重磅组合,全方位介绍了延安苹果产业发展的成功密码。
“我们村的苹果登上了《人民日报》,大家伙都特别高兴!经过75年的发展,全村果园种植面积达2850亩。如今村里有了现代化的苹果园,还搞起了乡村游。苹果产业大有前途,我们越干越有劲头。公海赌赌船官网”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阿寺村党支部书记李保银说。
阿寺村是陕北苹果的发源地。1947年,村民李新安用毛驴驮回200多株苹果树苗,建起了当地第一个苹果园。
农民用力,政策发力,帮扶给力,特色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延安苹果面积由1985年的15.2万亩发展到1992年的100万亩左右,再到2021年的331.7万亩,占到了全国的1/9。
“今年果子个头大、价钱好,17亩果园挣了20多万元。”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果农刘润喜掰着手指头算着账。
红彤彤的苹果刚刚摘完,果农们又开始修枝剪叶、开沟施肥,为明年苹果丰收做准备。田间连着车间。不远处的苹果洗选车间里,清洗、分选、包装,圆润鲜艳的苹果从南沟村走向大市场。
一颗红苹果,成为越来越多乡村的致富果。苹果如今已是延安农业第一大特色产业。2022年苹果产量预计410万吨以上,收入在全市农民经营性收入中的比重超六成。
黄土高原,曾经是中国西部最贫瘠的地方之一。苹果产业的兴起,彻底改变了这里的面貌。伴随着苹果产业的发展,果农的腰包鼓了起来。百姓们告别过去的苦日子,过上了富裕和富足的新生活。
错认如花枝上艳,不知荚子缀猩红。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青云镇太平沟村绿聚家庭农场的果园里,一个个沉甸甸、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就像一个个红灯笼,装点了这片黄土地,也映红了人们的笑脸,前来采摘的游客行走在果香四溢的园中,一边体验采摘的乐趣,一边感受丰收的快乐。
“我是2012年回乡的,看到家乡没有啥产业,群众收入渠道不多,就想着做些什么。”
在米脂县高硷桂玲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全国劳模姬桂玲正在组织工人为苹果卸果袋。她介绍,苹果产业带动性强,而且政府也有政策支持,她就承包了500亩荒山地建果园,成立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山地苹果产业,目前果园已经进入盛果期,村民收入越来越好。
站在绿意盎然的山头,谁能想到,这里过去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正是这一棵棵根深冠大的苹果树,守护着脚下一方水土,催生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契合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打造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
不仅仅是白水,在延安,在榆林,在整个陕西,苹果版图几乎布满三秦大地。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渭北南部、渭北北部和陕北山地三大产业带,支撑黄土高原成为全球公认、世界最大的优质苹果产区。
据统计,2021年,陕西苹果产量达1242万吨,约占全球的七分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从一棵棵苹果树上,果农“摘”下小楼小车,圆了致富梦想。
目前,陕西省注册苹果品牌519个,“洛川苹果”“延安苹果”“咸阳马栏红苹果”“白水苹果”4个品牌荣登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10强。其中,“洛川苹果”位居全国水果类品牌价值榜榜首,“延安苹果”品牌位居全国苹果品牌价值榜前三,带动陕西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