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 / 健康 / 便利 / 快速 / 放心
采用绿色生产,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农业政策的优先选择。目前有机农业生产制度、IPM制度(病虫害综合防治制度)、IFP水果生产制度(果实综合管理技术)等以生产绿色果品为目标的生产制度在发达国家广泛开展。在世界有机杀虫剂生产的大本营德国,有机食品生产量已占到食品生产总量30%-50%。在意大利的苹果主产区,绿色苹果生产制度得到普及。1998年该地区采用有机生产方式的果园占到l%,采用IFP水果生产制度的果园已占到81.9%。新西兰1990年引进西欧的IFP水果生产制度,此后其“绿色”标志的苹果、猕猴桃已占到总产量的80% 。发展中国家也予以高度关注,迫于贸易压力在安全生产方面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标准和操作技术规程。
2.区域化生产趋势世界各果品主产国都利用土地、气候、资金、技术、人力等优势发展生产。柑橘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巴西,充分利用其气候、土地优势,大力发展以橙汁为主的加工业,使其橙汁无论是数量还是价格均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西班牙利用地中海的气候优势和在欧洲的区位优势,发展市场需求的鲜食柑橘,使其在世界鲜食柑橘出口上独占鳌头。非洲的尼日利亚,利用气候和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柑橘业,十几年间柑橘面积超过美国。中国农业部2002年以来陆续划定了果品生产优势区域,将苹果规划为渤海湾优势区和黄土高原优势区;根据鲜食柑橘和加工柑橘特点,将柑橘规划为长江上中游柑橘带、赣南一湘南一桂北柑橘带、浙一闽一粤柑橘带、鄂西一湘西柑橘带四大优势区;2008年又出台了梨的优势区规划,规划华北自梨区、西北白梨区、长江中下游砂梨区为重点优势区。今后还将陆续出台有关水果的优势区规划,说明中国的水果生产已经走上了区域化布局之路。
3.产业化生产趋势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产业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例如,巴西1990-2000年的l0年间,柑橘种植场(企业)由2.9万个,合并扩大规模而减少为1.4万个,使加工原料成本降低,提高了竞争力。同时,加工企业也减少到15家,2 000万t产量中用于加工的1 600万t.主要由6家企业完成,足见其规模之大,效益之高。美国的新奇士(SUNKIST)公司,不仅靠果品在世界各地销售赚钱,而且还用新奇士品牌赚钱,使公司的利润最大化。
中国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山东复发中记、陕西华圣等一批经营出口鲜苹果的企业和汇源、恒河集团以及庞大的苹果浓缩汁加工企业等,成为最大的苹果浓缩汁出口国。水果品质不断提升,以苹果为代表的优质果率已经由20世纪初期的30%提高到50%以上,平均666.7m2产量达670kg。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用劳动力和宽皮柑橘的品种优势,大力发展橘瓣罐头加工,取代了日本的橘瓣罐头王国地位。但制约中国的产业化因素主要是果园生产规模小,生产单位多,原料质量低。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不断落实,相信果园种植和加工企业规模将会不断扩大,竞争力不断增强。
4.省力化栽培趋势世界果品主产国的果树栽培正朝着省力、低成本的方向发展。法国、意大利在苹果上均实行“高纺锤形”的简化修剪方式。日本是最讲苹果、柑橘整形修剪的,中国先后从日本引进了多种整形方式。但20世纪80年代起因劳动力昂贵而强调省力化栽培,在修剪上提出了大枝疏剪的概念。中国近20年种植的果园密植化过度,导致后期产量锐减,因此,从省力增效出发近年提出“疏果疏枝,疏枝疏株”、“大改形”等做法,既省力,又省钱。在果园管理中,不少国家推行生草、种草、免耕的管公海赌赌船官网理制度,节省劳力,需要灌溉的果园,采用滴灌或推行灌水和施肥一体化。
5.方便消费的趋势鲜果和加工制品的消费量都在稳步增加,但今后果汁消费增长会更快。苹果汁、橙汁的消费目前主要是发达国家,由于各种果汁的营养丰富,色、香、味兼优和消费方便,发展中国家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果汁的消费也将增加。目前中国具有较强的果汁加工能力,但产品大多用于出口,开拓国内市场将是今后的长期任务。结合旅游休闲,城市周边地区采摘消费数量增加,一些小水果已经显示出较大优势,例如,城市周边鲜艳可口的樱桃种植采摘便是成功的范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